仙寓山之冰霜穿越
2009.1.1~3
仙寓山位于安徽祁门、石台、东至三县交界之处,海拔1375.7米,
为黄山与九华山交错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西脉,属中山(低中山)地貌,
区域内崇山峻岭,逶迤连绵,动、植物物种丰富。
仙寓山东北10公里有一段5公里长保存完好的池徽古道,它是由安庆府城至徽州府城的山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真正的可以叫做“安、徽古道”的一条路,全程200公里,
多处已因公路的修通而废弃,在当年其地位应与清凉峰的徽杭古道相当。
2009年元旦途经红旗村时偶遇的猎人和野猪
迎接另一个晨曦带来全新空气――2009年1月2日的仙寓山日出
仙寓山之晨。山坳中的白色房子是距离仙寓山最近的村落:仙寓组,相对高差500米左右
仙寓山巅。仙寓山原名仙女山,由于明清时期山中建有的庙堂皆为和尚入住遂更名
看看这朵神奇的云彩,可像仙女的头冠?
新安岭上的石长城为清咸丰10年(1860)6月,湘军首领曾国藩率领部队来祁门驻扎与洪秀全对抗时所建
据说城墙全部由大块的石头拌和着桐油堆砌而成,异常坚固
曾国藩的湘军与洪秀全的部队曾在石长城附近激战3天,以太平军撒退而告终
百年战场上的石长城,在朝阳的抚照下显得沧桑而壮美
俯瞰我们的宿营地,画面正中的小点就是我们的帐篷
第一次在严冬中上山露营,玫瑰色的朝阳总是让人期待和美好的
看看帐篷四壁的冰霜!还好准备充分,宿营并不觉寒冷
穿越荆棘
这张是为了展示一下画面正中的那座漂浮在云层之上,宛若海市蜃楼一般的山
那是直线距离65公里左右的安徽-江西界山,海拔超过1600米的六股尖
不知有没有机会能在六股尖上回望仙寓山?
猜猜这边的高山是什么?牯牛降!那两座较小的尖峰就是牛角
看起来这么近的距离,我们一度以为走错了路线,所登的并非仙寓山主峰
从石长城到仙寓山顶峰并非易事,布满了灌木荆棘
而不时可见的精致鸟巢,如同结在枝头的珍珠,是仙寓山带给我们的意外之喜
仙寓山北麓的取水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汲水非探囊取物
农家菜。小炉煲汤,大桶蒸人
三人行
池徽古道我最喜欢这段,开阔通透的视野
山下是红旗村,山谷的另一侧就是冯家顶,取道石长城登山的路
(微信中因网页重排导致图片或链接异常,请长按二维码并选择识别)

Related Photograph & Travel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