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彩太白(一)
2012.10.1~4
太白山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顶峰拔仙台海拔3767米,风景秀丽,景色迷人。
“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君不知太白山上一日,人间一年”,如此言词绝非夸张。
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的天然屏障,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作为秦岭主峰,其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自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十五年前,曾携同学少年初登太白,诧异于太白山多变的地貌和绚烂的色彩;
十五年后,再次逐梦而来,负重徒步南北穿越的梦想终于实现!
厚畛子到都督门,公路翻越秦岭梁,又看到那么多层叠延绵的大山
10月1日一早,背着4天的干粮,我们踏上了徒步的征程。
秦岭南麓海拔1700米的山村都督门,是我们这次徒步的起点。
太阳升起来了,照亮峡谷一侧的山林,明晃晃的绿色也倒映在流淌的溪水中
山林和溪水,奔流的山溪让厚重的大山有了灵气
太白庙,只剩下半壁残垣。爬满青苔和老藤的石墙很有感觉。
在这里追上了先于我们出发的浙江队和无锡队。
密林中穿行,浓得化不开的绿,动人心旌的光与影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其实二者兼备才是最好的
走出山脚的密林,山路掠过小片石海。这是在海拔2450米的大坪之前,拥有更开阔的视野
灵官台之后,松林间竟然是苔原
蓦然出现在眼前的一片落叶松林,溪流潺潺,针叶如金。这是我们队伍三朵金花的合影
海拔3000米的老庙子是第一天的传统宿营地。因为时间尚早,我们在此晚餐,然后继续开拔
仍然是如梦如幻的落叶松林
在更高的海拔,那些曾经障眼的迷雾,成为被俯瞰和欣赏的风景
夕阳透过云层,射出耀眼金光,松林远山愈发如同仙境
用snow的话说,这些树“就像着了火”
山脊另一侧的风云
将军庙前的夜空。从1700到3300,我们第一天的海拔爬升有1600米
将军庙营地,农历8月16的月夜。纵然在高高的山巅,有朋友,有篝火,就会感到温暖
第二天的日出……其实是个风寒雾重的天气,但有那么一瞬间,朝阳刺穿浓雾,散发出玫瑰般的色彩
云霓漫舞,风烟变幻!
雾中横切石海,是我们这次旅程遭遇的最大风险吧,好在这一段并不长
当雨雾散去,视野开阔时,石海显示出别样的美丽
或缓或陡的三四个长坡,是今天路上最大的挑战。
队友身后的是浙江队雇的背夫,我们的速度是超过他们的,路过时他们会说“你们快!”
背着超过45斤的背包努力向上攀登,我找到了与高原骑行同样的感觉!
太白山40里跑马梁,玛尼堆是无边石海中的路标
这是海拔3500米高的无边石海,苍凉山脊,在这里我们偶遇并赶超了搜狐CEO张朝阳
秦岭极顶大爷海,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它身边,上回已是15年前。
攻略中早上8点拔营,大约17点可以抵达的行程,我们风雨兼程,奋力疾走,9点过出发,14点左右就到达了。
雨一直下个不停,最后竟飘起了鹅毛大雪,不少驴友在我们之后陆续到达,走得那个艰难。
听说当天还有人摔断了鼻梁,无法赶路就地扎营的。
第三天一早的大爷海,起床时山头还是浓雾弥漫,然后瞬间放晴。
立即拿上相机出门,攀登拔仙台迎接这一天的日出而去
刚攀上东侧的山脊,看见新一天的朝阳正在冉冉升起
回望雪雾中的大爷海,淡红色的阳光已经印在山头上了
拔仙台上翻滚的云雾,在朝阳照耀下投射出清晰的佛光!
拔仙台上的日出与云海!
X小队成功登顶拔仙台的合影!
在拔仙台北麓能看见另一个高山湖泊,估计是三爷海或玉皇池
拔仙台上的万仙阵,和厚可没鞋的积雪
大爷海东侧上山的线路过于艰险,我和AR在西侧新探了一条路回到大爷海
回到大爷海,休整,烧水,吃饭,重新上路,继续太白穿越后半段的旅程
(微信中因网页重排导致图片或链接异常,请长按二维码并选择识别)

Related Photograph & Travel Notes
 | | 梦回三峡
[1995.7.20~8.12] |